我曾经对近几年决策层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提出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2007年以来,决策层的货币政策常常来个180度的大转向。现在看来,央行货币政策的第四次180度的大转向或将到来。一国经济的运行,三四年里就来了4次180度的大转向,一会儿服“安眠药”,一会儿打“兴奋剂”,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在“熨平”经济周期,还是在人为制造经济周期?这样频繁且多变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会把好端端的经济折腾出毛病来的!

【复旦名师之韦森专栏】到今年4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已经差不多达到90万亿元了。只要货币政策稍一放松,今年广义货币(M2)超100万亿元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换算成美元,中国的广义货币目前已经比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得多了。但是我们的GDP总量目前仅约为美国的一半。广义货币总量这么大,一元GDP,对应一块八毛多广义货币,这种情况下,广义货币稍“溢出”一点,中国的通货膨胀就不得了。这是近两年CPI一直攀高的根本原因。

当然,要看到,中国这几年的CPI上涨,基本上都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有关研究机构数据表明,中国的食品价格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粮食期货价格的变化基本上同步。这背后的逻辑是:美联储一“超发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一“宽松”,美元就贬值,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粮食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就随之上升,中国作为粮食、石油的进口国,CPI就接着“抬头”。

最近,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再表示,到2014年底,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还将维持在0~0.25%左右。相对欧洲国家,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要好得多,下半年之后,美国经济恢复的趋势可能会更明显一点。如果美联储不再推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元走强,国际粮食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就会回落,中国CPI上涨的压力随之也就会小一点。

我曾经对近几年决策层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提出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2007年以来,决策层的货币政策常常来个180度的大转向。现在看来,央行货币政策的第四次180度的大转向或将到来。一国经济的运行,三四年里就来了4次180度的大转向,一会儿服“安眠药”,一会儿打“兴奋剂”,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在“熨平”经济周期,还是在人为制造经济周期?这样频繁且多变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会把好端端的经济折腾出毛病来的!

记得去年,周小川行长曾在上海讲,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也在做“宏观调控”,也一直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当然没错。但是,要看到,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大不一样。自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轻微下滑,格林斯潘所掌管的美联储一连降了十多次利率,一直到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大致是朝着一个方向“调”的。伯南克自2006年接掌美联储帅印后,中间经历了2007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2008年-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后美联储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和低利率政策一直到现在。他最近还在强调到2014年底,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将维持在0~0.25%不变。这说明美国最近10年里,货币政策保持一个方向在“调”。

而我们呢?是五六年里发生了4次180度的大转向:2007年年中到2008年6月,6次升息,12次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还要对贷款“窗口指导”,靠行政命令让各商业银行缩减贷款。2008年下半年看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了,就4次降息,并鼓励商业银行拼命放贷,3年多来,贷款放了20多万亿元,超过2011年中国GDP总量的一半。从2010年1月中旬到2011年6月中旬,决策层的货币政策又来了一个180度转向,12次提高法准金、4次升息。

2011年12月初以来,看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央行又降了两次法准金了。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再这样继续“宽松”下去,这不就是4次180度的货币政策大转向了?

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万亿元左右GDP总量的经济大国,能这样折腾么?我们的企业,我们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又怎样预期和应对这种频繁的货币政策转向?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目前有0条回应
Comment
Trackback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