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
经济学教育在中国有几处重镇,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北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园子,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坐落在这里。不仅建筑别具特色,他们选拔学生的标准也很独特: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术语,对各位经济学大师多耳熟能详,甚至不是考试分数有多高;而是看你对人的行为以及经济现象有怎样的理解,是否具有“受过训练的直觉”。
一个名校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而且还是教本科生而不是MBA——这样的人在中国大学里越来越少了,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最初的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多名学生,在他2000年去世前的这25年间,有学者评价其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此前,这一殊荣属于《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的作者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保罗·海恩延续了他们的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遗憾的是,正由于这一特点,这类教材以往被狭隘地归为制度经济学的“参考书目”,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一类对经济学家的常见批评,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书中搜集了现实中的种种误解有的放矢,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在针对“似懂非懂的新闻媒体、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半瓶子晃的财经写手和只做预测的经济学家”提供解毒剂。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他从来不和光同尘,直接剖析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的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常常会颠覆民众的一般常识。不过对于社会中弱势的一方,作者从不以挑战民众的神经为乐,居高临下地宣扬“帝国主义式的经济学”。本书尽管吝惜篇幅,但行文论证大量是论辩式的,作者经常和“教室后面的那个声音”耐心讨论,条分缕析,让人口服心服,这种叙事修养也正是中国当前很多公共讨论中所欠缺的。
经济学教育在中国有几处重镇,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北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园子,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坐落在这里。不仅建筑别具特色,他们选拔学生的标准也很独特: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术语,对各位经济学大师多耳熟能详,甚至不是考试分数有多高;而是看你对人的行为以及经济现象有怎样的理解,是否具有“受过训练的直觉”。
这是有所针对的。不仅经济学在中国已成为强势的显学,经济学教育也日趋火爆。从大众传播来看,似乎人人都会一点经济学,只不过这种学习,更像是学着“像经济学家那样说话”。经济话语不仅是时尚,已经变成了一套权力体系。
但经济学不仅有其外在表现,更有其内在精神。对于更广泛的受众来说,还应更多回归到通识教育。因为与能读会写一样,有效参与经济生活和公共政策的素养,对每一个公民都非常重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透过那些天花乱坠的名词术语,看清楚各方背后的假设与立场,并对个人的境遇与时代的变迁多一分理解。
特别是书中还大量论述了转型国家的案例,这使它在俄罗斯和东欧甚至比在美国还受欢迎。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经济学的热衷,看来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这些人亟需的不是将经济学作为“智力体操”,而是在一线实务中理解市场如何运作,找到何种制度对于确保分工与合作不可或缺。与专业教材和通俗读物相比,本书同样更适合这类读者。
史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