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冯军

| 2012/05/16 | 无评论

最近,冯军又有了一个雷人的建议,“改革中国麻将的玩法:点炮的赢两倍,被点炮的赢一倍,另外两个无所作为的各赔1.5倍。”他说,这有可能解决一直困扰着咱中华民族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的团结问题!

“你不把我当好人,搞得我很痛苦。”

冯军很敏感,他迅速地觉得《中国周刊》记者的问题“不友好”。于是,边说边把头扭向一侧,翘起的二郎腿也放下了。

记者的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坏”,“爱国者有一款叫哥窑的相机,我看你经常拿它送给外国友人。这是出于对产品真的骄傲,还是炒作?”

其实,过去的这两年,冯军不止一次遇到过类似的疑问。哥窑便是被质疑最多的一款产品。这款本身价格1666元的产品,有着哥窑纹路,但被认为并无多少尖端技术,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宣价:可以卖到2666元、6666元,甚至16666元、26666元。后来,冯军对媒体说,哥窑会炒到200万。

面对各种疑问,他有时候调侃自己,“我已经被骂得够多了,无所谓了。”

这一次,他似乎察觉到自己的怨气,马上扭正身体,再正一点,面对着记者说,“世界因为哥窑而尊重中国。中华民族太伟大了。他们也会因为看到哥窑(相机)而再次尊重中国。”

也许,冯军敏感的是,记者为何不在他的语境里说话。冯军的语境是,“爱国”、“民族”。这个被他的一位老员工评价为“前些年挺时兴的,这几年有点俗了”的话题,在冯军嘴里百说不厌。

前不久,冯军又做了一件大事。他组织五十名中国民营企业主到欧洲四国选地,抱团开海外分公司。

“带头大哥”

一位曾经听过冯军现场演讲的记者,这样描述一场演讲的场景:“冯军面对台下800多个企业家大喊:‘中国人抱团,全世界尊敬!’‘大家都和周围的人多交换名片,我们抱团,一起走出去!’台下的人纷纷响应,喊着口号。有的人神情激动地站起来振臂高呼。现场氛围酷似多年前流行的传销大会。”

“走出去”,这是冯军这两年在公开场合说得最多的主题。2011年,在他的号召下,成立了“爱国者国际化联盟”,意在“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

他说,这个想法始于更早。“连续四年,我都建议国家在海外建立一批孵化器,帮助中国品牌国际化,但很遗憾,没引起重视。今年我没有再提这方面的提案,因为我发现自己可以来干。”

冯军先自己探路,去了四次比利时。终于,在今年的3月份带着五十名民营企业主第五次到比利时。第一次“走出去”的活动算是落地了。

冯军为此激动不已,他对记者说,“算是成功了嘛,60%的企业准备在比利时设立海外办事处了。”

就像一场战役,冯军说,自己拿下了辽沈战役的锦州,接下来就是东三省,然后是三大战役都拿下,就胜利了。“现在就开始了!”冯军很满意这次的战绩。

之前,有媒体报道过他对“走出去”的规划路线,“3月份开始带几百家企业落地,建办事处,4月份去东南亚,7月份去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哥伦比亚。10月份百万雄师跃大洋来美国。今年10月份来美国,开始设办事处。”他要狠狠地抓住这个事情,当成一次创业。

创业的载体就是爱国者国际化联盟。这个联盟旗下有两拨人,一拨是联盟企业里的人,大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譬如,格力的董明珠,汇源的朱新礼,还有皇明太阳能的黄鸣。另一拨人是俱乐部成员,主要是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企业规模在千万到亿。这拨成员要交两万九千块才能入会。

冯军设想的是带领联盟成员走出去。“每个行业选一个能位列行业前三的企业。”

只是,事实和之前媒体报道稍有差距,不是百家而是五十家。据记者了解,其中这五十家中,还包括部分俱乐部成员。

这本是个拿来炫耀的话题。“比利时的王子、两个副总理、财政部长,还有大区的区长,相当于我们的省长,都出面接待了。如果是单个企业去,怎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成就感笼罩着冯军,“比利时给我们十二个月的免费房租,还配备了免费的咨询师。这些成本算下来就有100万了。”

但是,有媒体报道说,联盟不受热捧,只有二十几个人。冯军很生气,挺直了身子,对《中国周刊》记者证实,“我们这次去了五十个。报名了一百多个,从中选出来的。这些在海外的报道中都可以得到证实。”

李志坚是跨洋时尚的董事长,他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加入爱国者联盟,他觉得这个组织靠谱,因为“冯军比较传奇嘛,以前叫冯五块,很有创新精神,我算是他的粉丝嘛”。

“你们对抱团走出去都是如此认可么?没来抱团的人呢?来的人中也有不准备设立办事处的吗?”

李志坚回答说,联盟成立到现在一直有不同声音,有人反对。这次来的人中也有百分之三四十持观望态度。这些在他们看来很正常,“我们抱团,摸石头过河。像当初干个体户的感觉,是探索的状态。第一次嘛,总的还是在兴奋中。”

“民族主义斗士”

记者与冯军在车上聊天。车子跑在高速上,不知不觉中他已把鞋子脱下来。

冯军的小动作不少,有时候接受采访,他会坐在椅子上,用力转。转到记者看不到他脸了,他再转回来,嘴里的演说却从来不停。

这会儿,他打开一罐王老吉。这是个曾经被他羡慕了无数遍的产品。“王老吉,不用研发,不用投资,生产就行了。爱国者不行,要研发,成本就大了,就亏了。”他羡慕的是,国人买王老吉,但是不买爱国者的电子产品。

冯军说,爱国者必须走出去,“国人不信任国产电子产品。上当上怕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抱团走出去,的确有人受益了。

大连蓝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畅觉得自己很幸运。之前一直准备今年在欧洲和美国开设分公司,没想到刚一过完年,就收到了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的通知。

“我们国内企业善于单打独斗,中小企业很难在海外吃得开。资金技术都有短处。想走出去很难。”

跟着冯军的联盟,张畅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礼遇,“比利时的财政部长带着我们参观,多重视啊,之前他们知道中国人抱团是去买奢侈品的。比利时当地媒体评价说,这群中国人不是来买奢侈品的。”

在张畅眼里,“冯军很会和外国人沟通,有共赢的思维。而且,英语说得也不赖,起码不丢人。这一点我没想到。”

不过,和冯军不一样,这些跟着抱团出去的民营企业主们并不把爱国上升为抱团的主题思想。

在商言商,张畅觉得好处无非是“在当地受重视,有优惠,效率高,风险小”。考察时,她偶尔会有“扬眉吐气”的感觉,然后迅速提醒自己,“这是比较狭隘的民族情怀。”

爱国,的确是冯军永远的话题和名片。正如他和记者的见面。握手问好之后,冯军开口第一句话就是,“7月27号,你会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更加骄傲。伦敦奥运来了,让你想到北京奥运会,为国争光啊。”

在抱团走出去之前,冯军也曾有过高调之举。

2007年,他与F1迈凯轮车队签约,将爱国者的“Aigo”标识印上了迈凯轮赛车车身的显著位置,并成为欧洲王中王(ROC)赛事亚洲合作伙伴。2008年,爱国者成了奥运赞助商,冯军请来萨马兰奇做爱国者的总顾问。

最近,冯军又有了一个雷人的建议,“改革中国麻将的玩法:点炮的赢两倍,被点炮的赢一倍,另外两个无所作为的各赔1.5倍。”他说,这有可能解决一直困扰着咱中华民族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的团结问题!

他给公司的成长也打上了“民族主义斗士”的影子。

“我们做mp3,市场都被外国占着,我们坚持做民族品牌。现在我们做数码相机,是国内唯一可以抗衡日本相机的品牌。不赚钱,我们每年赔3000万,不让中国丢失这块市场,也值了。”

冯军的朋友替他捏把汗,“呦,你爱国者出去,这个名字,外国人会不会不欢迎啊?”冯军接过话来,一本正经,“你错了,外国人都爱国。外国人最看不起中国人不爱国。我爱国,没什么丢人的。”

一位熟悉冯军的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冯军身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就像一个‘民族主义斗士’,在任何场合都强调‘爱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又不得不经历企业生存发展的考验。”

我就是个销售员

有人说,冯军过了。

“什么过了呢?”

“就是总把爱国放在嘴上,动辄民族主义,过于激情了,这个观念也过时了,形式过于内容,科技企业好好做好产品才是核心。”

冯军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有引以为豪的产品。

嗖!几乎是瞬间,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黑色卡片相机,对记者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三防相机,防水,防抖,防压。我们自己的专利。

冯军的这个动作,记者在媒体对他的视频采访中也看到过,他总是能迅速地拿出这款相机来作证爱国者的产品是过硬的。在刚刚结束的博鳌论坛上,冯军也没有放过任何机会推销自己的这款产品。包括拍照、介绍和发微博,“……经两次两米多高的抛摔和泡在戴老师(戴相龙)的水杯中……绝对防尘水扁(防尘防水防)!”

今年2月份,在这款相机的发布仪式上,冯军回忆起自己创业的艰辛,一度声泪俱下。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冯军声泪俱下推新品”。

在相机领域,爱国者已经研究了六年多。这六年多里,相机领域一直是亏损状态。冯军并不掩饰这一点,“我们每年亏损3000万。干嘛还要做?”

“对啊,干嘛还要做?”

冯军停了停,反问《中国周刊》记者,“中共在延安那会,为什么不直接投降了?投蒋介石也好,投汪精卫也好,不打仗算了。那我们今天就是亡国奴了。你愿意么?”

和冯军聊天,就是这样,你要时不时清一下脑子,是不是被他带进民族主义情绪里了。听过他演讲的人,都有一致的观点,“很有激情,甚至是煽动性。声情并茂,演讲高手。”

嗖!又是一个手机,爱国者“筋斗云”。他常用这个手机拍照发微博,4月9日,他把爱国者团队爬泰山的照片发在微博上。评价刷刷来了一大片,其中有问,“像素怎么这么差?”

最让冯军得意的产品,还是那款哥窑。他介绍哥窑相机,总会先说,“哥窑,是中华民族的魂。”

这是一款被定义为“科技艺术品”的产品。冯军想把它打造成顶级奢侈品。这种想法在电子行业绝无仅有。

“一般理解,电子产品的核心是技术。这款产品的价值是壳?没有技术?”

“哥窑的这个壳是独一无二的,相机只是个载体。就像结婚送的钻石。底下的铂金,只是个载体。可以是耳坠,也可以是吊链。”

冯军的这个想法,大概是技术控们无法理解的。果粉们喜欢苹果的各项技术创新和软件开发,那些相机控们也互相对比着各个品牌机型的镜头、像素、感光器等等。哥窑,作为一款相机,在冯军看来,更大的价值竟然是:收藏。

冯军很得意,“虽然我们的相机每年亏损3000万,但是买得最多的是外国人。”

爱国者也一直有这样的尴尬局面,“产品在国外比在国内受待见。”

外国人有多热爱爱国者?因为没有公开的数据,无从判断。不过,就在2011年,爱国者电子原总裁曲敬东发了两条微博,点名冯军,言辞激烈,“……趁着你今天还有钱去骗老外,赶紧反省一下”、“……在中国或许可以混水摸鱼,但在欧美,只有死路一条,你想清楚了吗?”

冯军对《中国周刊》记者说,这只是我们之间开的玩笑,是一个实验。

实验什么?

“你坚持五百多天在微博每天一条感恩,都不如他发一条微博说冯军不懂感恩。”

不过,让冯军郁闷的是,媒体只报道了玩笑的前半部分,不报道后半部分了。

“后半部分情节是什么?”

“曲敬东感恩啊。”

持续的激情

翻开冯军公开的履历,可以判断,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激情创业者。

和中关村起家的很多创业者一样,1992年,市场经济风吹来。冯军刚刚从清华毕业,在中关村租下了一个柜台,每天蹬着三轮车跑客户,推销自己代理的产品小太阳键盘。这个创业经历在五年后被现任京东商城的总裁刘强东几近类似地走了一遍。

那时,冯军说得最多的话是,“这个机箱只赚你五块钱。”

“冯五块”的称号也是在那个时候被叫起来的。一位当年在中关村和他一起喝酒的哥们这样形容,“在我眼里,没有他冯军不敢干的事情!”

冯军说,“那个年代,不需要创业,但是创业的人,潘石屹、郭广昌,包括我本人,只要不干违法事的,都成功了。”

激情者,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往往也会很急,很独断。

这一点,在房地产商黄怒波身上最明显,黄怒波毫不忌讳地承认自己在公司管理中是个十分强势的独裁者。

冯军的急,和别人不一样。他急完了,总能上升到爱国的层面。他很操心在他判断可能有损民族品牌、国家形象的任何东西。

2006年,冯军去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完就急了,“这可是要走出国门拿大奖的电影,对中国知之甚少的老外,很多都是通过我们的文化产品对中国产生概念的,可是它宣传什么?父子乱伦、兄弟相残,这都是中国人早就摒弃的东西!老外会怎么看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又会怎么看我们这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

冯军也独断。有个段子说,爱国者每天有一二十个会,冯军事事都到。有媒体向他证实,他笑一下,“会的确挺多的,不过,我基本不过问了。”

2009年,爱国者曾经进行过一次大的人事调整。职业经理人曲敬东被引进爱国者,担当总裁。

不过,到了2011年,曲敬东就被搁置起来。一个爱国者内部的员工对记者分析,“曲敬东很职业,出手很大方,做事比较周全,管理很人性,也放权。冯军是专断,狠劲奖励、狠劲惩罚的那种。俩人风格不一样。冯还是不放心吧,又把权力收回去了。”

冯军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的一位老部下对记者说,“冯总一天就睡五个小时。忙到大半夜。他想法很多,也很新,不过,有的一般人一时半会也理解不了。”他不理解的就包括,“爱国”这么俗气的提法,怎么还在提。

忙忙碌碌的冯军,一年喝不上两次酒。每次在公众面前出现,都是语速稍快,精神百倍。

冯军说,自己还曾教育黄怒波的儿子黄思成,“富二代怎么实现自己的成就感。”为此,他还想了一招,去年宣布裸捐,不留钱给儿子。

问起裸捐的事,冯军说,“谁问我跟谁急。”他只想着,“好好做企业,上市了,再裸捐。”

一年过去了,爱国者上市的事情也逐渐不被提了。

冯军的注意力转移到“走出去”,他说,“这是二百年都遇不到的创业机会。”

抱团走出去,是这个“爱国者”激情创业的又一次开始吗?

对话冯军–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Q=《中国周刊》

A =冯军

Q:这几年,强调民族品牌好像比较狭隘。譬如这次去比利时,做生意当然没问题,但老是打着民族爱国的口号,会不会被认为狭隘了?

A:咦?这是完全包容的,这是去和人家共赢,怎么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呢?我听不懂。丝毫没有道理啊。老外也欢迎我们去,比利时政府给我们八辆警车开道,还给我们免房租,中国人也降低了成本,这不是好事么?这是完全的开放的民族主义啊,是受人尊敬的。

Q:有人会觉得,你处处说爱国,表达的情绪过了。

A:是因为他没出过国,出了国之后,他就理解了。和老外深度沟通过后就理解了。你不爱自己的国家,外国人看不起。

Q:商界中,这么强烈地表达爱国情结的,你是比较突出的。

A:不突出。所有的日本人全这样。所有的韩国人都是爱国者,所有的美国人全是爱国者,所有的德国人全是爱国者,只要是发达国家,能挤进前几名的全是爱国者。中国人都是包子,都是饺子,都是馄饨,共同特征是把好东西都藏起来,明明热爱,不表达。如果你男朋友明明爱你,就不说,干嘛呢?连个成本都没有,干嘛不说。

Q:你理解的国际化是怎样的?

A:国际化是不理解也得理解,你不走出去人家也都来了。国外人均GDP是咱们的十倍啊,机会多啊。我卖给他产品,两倍价格他都觉得便宜,卖给国内,很难啊。

Q:国际化就是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A: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情况,各自的选择。我只帮助中国优秀的企业在海外建立办事处,每个行业一家。有了办事处了就有自己的城堡了。

Q:我们看到还是有针锋相对的反对观点,譬如,张维迎。他说“不要老说中国人外国人,做企业考虑的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中国人全捆一块,竞争力都不够”。

A:他是我的恩师,他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他并不了解,对他的意见我都尊敬,我尊敬每一个人。有的人愿意抱团,有的不愿意,你不能说不参加你的团队,就是不对。

Q:成员们对抱团走出去有类似反对的观点么?

A:绝大部分是满意的,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抱团的好处。比利时我都去了五次了。国外非常渴望我们去。国内,不理解的声音还是有的。很正常,我尊敬。他们不了解这些事实,所以有意见。

Q:你认为,爱国者的国际化走到哪一步了?

A:1943年的共产党。论持久战你知道吧?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1943年开始战略反攻。处于李云龙刚亮出剑的阶段。就是《亮剑》的第一集,李云龙被日本人包围了,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不突围就让人剿灭。

Q:你怎么定义自主创新?

A:创造新的价值嘛,老祖宗都定义好了。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你又要自强不息,没完没了的成长,你又要和谐社会,厚德载物。唯一的出路就是创造新的价值,不然,怎么能把这两件事都完成呢?

Q:哥窑是比较满意的创新产品?

A:哥窑是中华民族的魂。

Q:哥窑的创新价值在哪?

A:全世界哥窑瓷器只剩200多件了。当我送给我母亲哥窑(相机)的时候,对她说,您对儿子的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儿子也送您一台独一无二的礼物,它的纹路每一台都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儿子对您的独一无二的爱的感恩。您要想儿子了,就看一眼哥窑这个独一无二的纹路。我送给我母亲很多产品,从没见过她流泪,这次流泪了。一个同事,他母亲在电话里说,别说了,我受不了了。他母亲本来就有心脏病,再说下去,心脏病就发了。

Q:这就是爱国者赋予一个相机的价值?

A:对。

中国周刊记者 张友红 北京报道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分类: 中国周刊, 商道, 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