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滨:中国模式的提法操之过急

| 2012/05/16 | 无评论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显然还没有完全成功,应该说仅仅走了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各种转型中的挑战,正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体现。而我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还有待于我们更加努力的奋斗和大胆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提出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不一定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光华名师之蔡洪滨专栏】对于有些学者提出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我认为这种提法需要谨慎,不宜操之过急。

毋庸置疑,我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所走过的道路,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提炼的东西。我们需要在充分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经验,同时正视和反思所走过的弯路,为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理论的提出、尤其是理论体系的创建,是对于中国经济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它本身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显然还没有完全成功,应该说仅仅走了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各种转型中的挑战,正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体现。而我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还有待于我们更加努力的奋斗和大胆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提出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不一定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日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的腾飞,使得大家觉得日本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各种总结日本经验的文章和学术观点林林总总。比如我们熟知的零库存、主银行制度等概念都是在这时期风行世界的。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日本模式要主导世界经济未来的增长。然而,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经济陷入长达二十多年的停滞,被称为“迷失的年代”。所以,事后日本经济实践证明了所谓日本模式其实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另外,过早地、仓促地提出一种模式,有可能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误导。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什么方面我们做对了,什么没有做对?什么方面做对了,未来三十年需要继续坚持?什么方面需要调整、甚至彻底的改变?这些都需要我们做非常深入的研究。

过早提出某种模式,可能会使我们的发展思路受到限制。一些过去做的不对的东西,或者过去做对了但未来需要改变的东西,容易在中国模式的思维框架下得以延续,影响未来改革开放的进程,影响经济转型的实践。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经济学理论的范围之内,有关中国模式这种提法,现在不能操之过急。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分类: BiMBA, 专栏, 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