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要回到斯密 不要回到国富论

| 2012/10/12 | 4 条评论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在升级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力资本的提高、金融的支持、法制环境的完善等,企业自己解决不了;单靠市场自发力量,许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可能不会发生或是速度会很慢。

我从美国回来以后,一直在讲,我们必须回到“亚当-斯密”,学界必须回到“亚当-斯密”,但我并不是说回到《国富论》。所谓《国富论》,其实是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在书中讲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他特别强调市场竞争,主张让市场经济来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亚当-斯密花了19年写《国富论》,发表的时候是1776年,这意味着工业革命导致现在技术快速创新,产业快速升级,他根本没看到。因此,《国富论》假定产业跟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那当然是市场竞争。他讲的是对的,到今天也是对的。

问题是,现在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更重要的是靠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配置到新的产业部门。这个过程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而这个过程本身,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在升级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力资本的提高、金融的支持、法制环境的完善等,企业自己解决不了;单靠市场自发力量,许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可能不会发生或是速度会很慢。所以,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政府的参与很重要。当然,无论市场作用,还是政府参与,我们都要防止过犹不及。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标签:

分类: BiMBA, 专栏

  1. 再次谢谢林老师的建议。有个问题请教一下。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中提到:技术创新造成了就业减少。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怎么个解法?

  2. 国富论确实没读过,但观点很认同。各国的政府都是作为的,只是干的事情不一样,所以有了各国间如此巨大的差距。政府的作为和资源禀赋一同影响该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