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改革的最后时机

| 2012/01/30 | 6 条评论

未来5-10年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如果不能通过政治社会的改革,化解矛盾和危机,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绝不是吓唬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1.执政党改革的最后时机:

未来5-10年,是执政党进行改革的最后时机。其原因有三。

一是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已经经过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打江山坐江山,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经济增长。现在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潜力已经明显下降,经济失衡已经相当严重。执政合法性的经济基础已经动摇。

二是目前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群体性事件多发,每年达10万多起,最近的乌坎事件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而现行的维稳办法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有火上浇油之效。社会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表面的稳定掩盖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三是人们对现实普遍不满,几乎人人都在抱怨,政府的话已经无人相信,人们往往从反面解读政府的言行,发生一件事情,人们也往往归罪于政府,人心的背向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未来5-10年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如果不能通过政治社会的改革,化解矛盾和危机,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绝不是吓唬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2.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2-1,改革方向

现行体制的弊端是政府太强,社会太弱,市场扭曲。政府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强、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占据了太多的资源,又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主导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其他行为主体如果不能与政府保持一致和与官员保持联系,很难存续,很难发展,因而主动投靠政府和官员,并通过政府寻租成为普遍的行为方式。因此,改革的方向是:约束政府,壮大社会,回归市场。三者的关系是,要回归市场,必须约束政府;要约束政府,必须壮大社会;而壮大社会是解开三者连环关系的突破口。

2-2,改革思路

人的行为是由制度规则决定的,因此,制度是重要的。然而,制度的变迁又与人的理念高度相关,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念可能更重要。

一是要从壮大社会取得突破,就必须从落实宪法第35条做起,即真正实行言论、集会、结社自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放报禁和党禁。

二是改革无限政府,建立有限政府。这是政治理念的根本转变。小政府大社会不是个严谨说法,我们的政府的确很大,大到拥有无限权力,大到权力不受约束,因而是一个无限政府。其实,政府只是社会机构中的一个,只具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力,而且这种权力还要受到必要的约束、制衡和监督。

三是打破国有部门垄断,扶植民营经济发展,走出政府主导和政府控制的怪圈,真正回归市场。

2-3,改革具体内容(举其要者列示)

一是改审批制和登记制,让各种社团法人,包括工会、农会等自由建立,独立发展。从而形成政府与社会、社会中的各个机构互动制衡的格局。

二是真正实施公共财政。让纳税人参与、讨论和决定政府预算,通过公共选择的政治过程而不是现行的行政过程进行预算决策;建立全面统一的政府预算,把预算外和财政外资金(包括各单位的小金库)纳入预算;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联邦制关系;为财政支出用于经济投资的规模设定上限,保证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服务。改变现行强政府、富中央、穷百姓、地方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状态。

三是先收租,再分利,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解决国有企业的利益侵占问题。使资源要素租金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财产,人人有份,共同分享。

四是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解决利率和汇率的长期呆滞和扭曲问题。

3.改革前景

一切改革都是在出现危机发生的,是在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的时候进行的。1978年的情况就是如此,文革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30年的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使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共产党治理的合法性发生了动摇,于是,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革。今天也面临着一种危机的形势,只是与1978年时的危机情况不同罢了。因而存在着改革的可能。

一是决策者认识和感受到危机,因为,如果说本届政府能够平稳落地,那么,下一届政府要想平稳落地,就不大可能。因此从维护执政党和决策者的地位出发,当权者有可能推进改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不会很大。

二是社会矛盾在某个方面激化,现行链条从某个环节断裂出事,迫使决策者进行改革。这种可能性较大,但其结果如何也很难说,有好坏两种可能。未来是不确定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是张曙光教授为2012年1月10日天则经济研究所/中评网主办的2012「新年期许」论坛撰写的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曙光系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分类: 专栏

  1. 改革只是一种手段,手段本身并不具备神圣性。改革的立场和目标才是问题的核心。中国确实需要改革了,不过这个改革和此前的不同,不在是维护精英集团利益的改革,而是服务广大劳动者利益的改革,不是继续僵化地走此前的那套改革路线,而是要重新确定改革的方向,向真正的大众民主迈进。重庆也在改革,他们的思路是否会让某些人翻然醒悟呢?

    摘至网友评论

    • 我很认同张教授说的改革要从改变理念开始,只要国民性得以复活,社会的力量必然可以推动社会变革,重庆的改革方向到底是什么?很难看清,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