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经济学与侦探小说

| 2012/04/18 | 无评论

“解决经济问题所遵循的法则和你破案时的原则不同,或许说你们破案时没有什么法则,但经济法则是不能被破坏的,如果有人破坏它。那就说明一定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

在各类小说中,读者最广的大概应该是侦探、破案小说。它以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果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让人一开始读就欲罢不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系列”长盛不衰,一代一代侦探小说家不断涌现,都说明这一点。毕竟市场价值是作者和出版社的首选。侦探小说持续走红,使得经济学家也用这种形式来介绍经济学。

以侦探小说来阐述经济学理论,最著名的是美国圣安东尼三一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威廉·伯烈特(W.Breit)和弗吉尼亚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肯尼斯·G.艾辛格(K.G.Elzinga)。他们以马歇尔·杰文斯为笔名写经济学侦探小说。我们都知道马歇尔和杰文斯都是英国经济学大师,把他们的名字合起来作为笔名,就点明了这侦探小说的经济学含义。他们的第一本侦探小说是出版于1978年的《边际谋杀》(Murder at the Margin),第二本是出版于1985年的《致命的均衡》(The Fatal Equilibrium),第三本是出版于1995年的《夺命的冷漠》(A Deadly Indifference)。这三本书在国内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台湾也出过中文繁体版(但并非同一译本)。

这三本系列侦探小说,正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以福尔摩斯为主角,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系列”以波洛和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主角一样,以经济学家亨利·斯皮尔曼夫妇为主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斯皮尔曼是犹太人,身材矮小、秃顶、好奇、固执,满嘴自由主义经济学,正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夫妇的化身或代言人。在《边际谋杀》中,负责破案的探员文森特问斯皮尔曼如何能迅速破案时,斯皮尔曼说,我亲爱的文森特,简单极了,入门经济学而已。斯皮尔曼认为:“解决经济问题所遵循的法则和你破案时的原则不同,或许说你们破案时没有什么法则,但经济法则是不能被破坏的,如果有人破坏它。那就说明一定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他正是根据这个原理破了警方无能为力或犯下错误的案子。

《边际谋杀》说的是,斯皮尔曼夫妇正与其他游客在维尔京群岛的桂湾种植园酒店度假,但在阳光、佳肴、美酒和音乐的幸福气氛中,不和谐的谋杀出现了。先是退役将军德科尔被毒死,然后菲茨修神秘失踪,最后是法官富特被杀害。警方从谋杀动机分析,逮捕了两个嫌犯,并分别审问,借助于“囚徒困境”使他们招供。但斯皮尔曼却找出了真凶克拉克夫妇。其原因则在于他们的行为违背了需求定理。桂湾种植园酒店消费价格比克鲁斯湾酒店高114%,但克拉克夫妇却要住桂湾酒店,而且到克鲁斯湾活动。这种违背经济学常识的行为,说明他们另有目的。斯皮尔曼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找到了他们犯罪的证据。

《致命的均衡》的案件发生于哈佛大学(这也是斯皮尔曼任教的学校)。经济系副教授丹尼斯·戈森因申请终身教授被拒而自杀,以后与他有关的教授也陆续被杀。当大家都认为凶手已被绳之以法时,斯皮尔曼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找到了真凶——评委会主任丹顿·克莱格,并迫使其自杀。斯皮尔曼是从克莱格论文数据造假中得到启发的,戈森被杀正在于他根据边际效用最大化原理发现了这种造假引来杀身之祸,其他两个教授也与此事相关。克莱格伪造圣塔克鲁兹岛上的商品价格,戈森根据边际分析法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斯皮尔曼读克莱格的论文又发现了这一点,进而作出推断。

《夺命的冷漠》故事发生在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故居,起因是他1875年访美。地点与访美都是真的,但故事是虚构的。马歇尔当年访美,买了一些内华达州金矿的股票,但金矿无金,股票成了废纸,被马歇尔夫人弃之于故居的阁楼。但后来这里发现了金矿,于是百年间每股价格上升至七十五美元,这就引发了以后为获得股票而发生的购故居争夺及谋杀。斯皮尔曼受芝加哥一家慈善基金委托,出于对马歇尔的尊敬,而不是为股票来购买故居,但斯皮尔曼的“朋友”费恩遇袭,买主剑桥大学主教学院院长哈特遇害,斯皮尔曼又一次出手。他从费恩高价买下被害者的旧汽车这件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上发现了线索,并根据信息不对称设计了诱饵,最后抓出了真凶费恩。

在美国,经济学界对用小说阐述经济学极为重视。2003年初美国经济学会年会还以“经济学小说作为教材”召开了一次研讨会。许多大学都把这类小说指定为课外辅导教材。于是,这类经济学小说甚为畅销,仅《致命的均衡》已经印刷了二十次。这类小说可以说方兴未艾。

当然,经济学家写小说毕竟是外行,所以,我看过的这些经济学小说,经济学味蛮浓,但小说的艺术性并不高。这三部侦探小说,别说柯南·道尔、克里斯蒂,在同类小说中也排名靠后。但再差的小说也是小说,有故事情节,有人物,读起来比经济学专著和论文还是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经济学的表述有多种形式,可以用数学模型,用专著或论文,用随笔散文,也可以用小说。不同形式的作品讲同样的道理,适于不同的读者群体,所以,经济学小说还是值得提倡的,而且,这类小说也会越写越好。

当今国内还没有人写经济学小说,我在读了这些书后,也总想写一本经济学侦探小说,一时激动还写了开头的两章,也向不少朋友吹过牛。不过一来时间太紧,没有仔细构思,二来更重要的,担心自己水平太差,写出来贻笑大方。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标签:

分类: 东方早报, 人文,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