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智利的教训 10月15日
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够看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什么,并根据这些产业特性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就会丧失发展机遇。
周其仁:“城市土地国有化”之谜 10月14日
谜一样的问题:1975年之后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进入改革开放的1982年宪法,突然宣布“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林毅夫:要回到斯密 不要回到国富论 10月12日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在升级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力资本的提高、金融的支持、法制环境的完善等,企业自己解决不了;单靠市场自发力量,许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可能不会发生或是速度会很慢。
周其仁:香港暗税举世无双 9月24日
香港的税法简明而所得税率很低,连弗里德曼都说过值得美国学习。但是,香港政府通过土地批租而征得的“暗税”,在资本主义经济里举世无双。香港要不是具有区域性的市场经济制度(特别是金融制度)的竞争优势,那样天价的土地市场无论如何是撑不住的。
周其仁:紧张什么 8月21日
现在我们的调控太灵敏了,出一个数字,马上就开始调。作为政府负责人担心:这么掉下去,收不住怎么办?过热的时候又担心:压不住怎么办?所以有的时候心肠要硬一点,给它一个时间,要相信政府着急的事,市场里面也着急。相信我们的地方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周其仁:和平年代罕见大饥荒的根源 7月14日
本来,农民合作社早就席卷全中国,甚至“高级社”(即社员的入社土地和牲口都不参加分红、大家仅凭劳动力在集体里吃饭)也普遍化了——被认为与消灭阶级的农村公有制已经确立。可是,偏偏还要折腾,非把已失去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合并成数万人组成的“大社”和“超大社”,才觉得过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在与苏联较劲的同时,还指望动员更多的劳力、土地搞规模经济,实现中国的大跃进。
周其仁:田纪云说中国比苏联把农民挖得更苦 6月09日
2004年,多年主管农业的原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撰文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其中有一句结论说,“遗憾的是,我们中国的办法(苏联的办法加自己的创造)比苏联把农民挖得更苦” 。何以如此?
周其仁:老大哥的坏榜样 6月02日
以国家强制力限制公民迁徙、农民进城,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传统”,其实并不是中国内生的,而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回来的。
蔡洪滨:中国模式的提法操之过急 5月16日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显然还没有完全成功,应该说仅仅走了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各种转型中的挑战,正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体现。而我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还有待于我们更加努力的奋斗和大胆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提出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不一定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周其仁:中国城市化滞后拖累经济转型 4月28日
出口导向驱动的高速经济增长,遮蔽了中国经济的一条软肋,那就是城市化滞后。大量中国制造品源源不断地外销全球市场,其实是利用了现成的境外商贸、物流以及金融等方方面面的服务,也就是借现成的境外城市达成了中国制造的出海。一路顺风顺水走下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经由世界城市向世界市场外销产品,十分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