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非典型创业者
在证券行业浸淫17年,他曾是该行业顶尖分析师,头顶亮丽的光环与荣耀,但是在今年他却选择“趴在地上”做小贷。自从干了这行,他就与中国大饭店绝缘了。转行后,利用微博和博客,除了谈股市问题,他还在不断地直陈小贷公司面临的现实和政策困境,为这个行业的燎原鼓与呼
2011年6月,一位投资银行的顶尖分析师,离开他奋斗了将近20年的职业,选择了与多数分析师不同的职业路径——投身小额贷款这一中国本世纪初最有前景的细分的金融市场领域。
他就是张化桥,现任广州市花都区万穗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和香港民生国际公司CEO。2011年是他48岁的本命年,在这一年,他发生了很多变化,做了很多事,也说了很多话。通过微博和博客这一平台,他对小贷领域的观点和思想得到了传播,因此,他有了一批新的崇拜者,也得罪了一些人。他的变化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和力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和“不看好”。
不过,客观上讲,他更多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和投资人,最近他去香港民生国际担任CEO更让他的身份颇有些“三栖”,但是他始终坚称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他更愿意从创业者的角度谈他的痛苦、压力和孤独。
“140个字不足够表达”
张化桥的微博头像是他那本《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封面,他觉得那本书最完整地表达了他最近一次的想法总结。严格地说,张化桥并不是一名“微博控”,他不习惯用“140个字表达短平快的观点”。在网络上,他似乎更愿意用过气的传播工具“博客”来记录他2011年的观点和思想,而在现实中,他选择用书籍,因为他觉得这样更有逻辑、更具说服力。
他第一次发表微博是在2011年3月1日,迄今为止只发表了72条微博。其中,多数是在告诉大家“我又发表了博文,链接是……”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他的博客文章也获得了更多的点击和反馈,同时也激发了他更频繁地表达观点。
早在2010年,张化桥就已经开始看空A股。2010年11月,他在一家基金公司年度策略会上的主题发言的题目就是:“未来几年全球大牛市,中国除外”。但这一观点直到2011年6月本报一篇《张化桥“割袍”》的文章中提及,继而被微博改编为‘张化桥认为中国A股未来几年没戏’并转载之后,他的观点才广为人知,不曾想,一年之后竟“一语成谶”,A股上证指数下降了700点左右。
“如果说他今年上半年开始去做小额贷款到底会成功还是失败还存疑的话,那么至少,他今年没做A股是对的”,他曾经的一位同行说。
2011年他继续了一个证券分析师的反省,发表了《股票市场会成为通胀的牺牲品》、《股票的估值并不重要》、《价值陷阱的诱惑》、《作为股民,我究竟想赚谁的钱?》、《这就是咱们的股权文化吗?》等和股市相关的文章。
其中,在《股票市场会成为通胀的牺牲品》一文中,他说:“大家想想中国从1992年以来市盈率的下降的趋势,中间虽然有几次短暂的牛市,但估值水平的下降趋势是很明显的。也许有人会说,这种下移主要是因为股票供应量的增加,但我敢预言未来十年市盈率下移的推动力会是过去十年建立起来的货币供应量的高台阶,通胀,以及中央银行未来的信贷控制。”
在转投小贷领域之后,除了他的老本行股票证券之外,他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小额贷款行业。
7月12日,他在微博转发了他的博文《为高利贷平反昭雪》。里面写道:“高利贷,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字!有志的大学生,准备好你的简历,直接联系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或者典当行或者担保公司吧!用你的勤奋去改善它们。我从世界顶级的投资银行转到小额贷款公司,丝毫不觉得屈就,反而感到非常爽心。”
像一个布道者,他又撰写了《我真希望高利贷到处泛滥》、《做小额贷款,就必须趴在地上》、《小额贷款公司请求政府松绑》、《草根金融备受歧视,但很快乐》等文章为小额贷款行业鼓与呼。
在《我真希望高利贷到处泛滥》中,他说:“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害怕这个,那个。他们害怕索罗斯和热钱,害怕农贸市场,害怕自留地和二道贩子。现在,很多人害怕高利贷。但是,我坦白,我真希望高利贷到处泛滥:如果每个人都放高利贷,结果是资金供应大增,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利率会大跌!那太好了,中小企业会大受其惠。”
除了给高利贷“正名”之外,他还不遗余力地为小额贷款行业争取更有利于其发展的监管政策。
在《小额贷款公司请求政府松绑》一文中,他激烈地代表同行们表达着:“我国银行在贷款上对小贷行业的歧视和政府的过度限制,极大地制约了小贷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稳定和平等的政策。他强烈呼吁政府给小贷行业松绑。”
在给行业鼓与呼的同时,他还发表博文并利用微博平台转发以引导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转行不久后,他便谦逊地发表了博文《张化桥诚聘金融导师》,他想找这样的人作为他的导师:“你跟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担保公司很熟,当然跟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很熟,你的监管知识丰富,你分析能力极强,你也是工作狂,我想拜你为师。导师不问出处,年龄。”
随后,他又发表博客《张化桥诚聘助手》,他招人的条件是:热爱小额贷款行业,想学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业务。本科经济类毕业,工作过1-2年最好。懂点营销为佳。他又补充一点是“跟我一样朴实,任劳任怨”。
“再不赚钱就老了”
再次见到张化桥,他粗犷了很多,至少数天没刮胡须,那是他“趴在地上做小贷”几个月后。
就在这数月间,关于他离职的消息充斥在报端,香港一些媒体甚至认为他是做了件“自残”的蠢事;而瑞银内部,也不乏有说他“马失前蹄”的声音。
我们见面的地点,是北京中国大饭店的中餐厅,那是他过去在瑞银证券工作时经常下榻的酒店,但这一次,他是出差来这里等一个他原来在投行工作时的老朋友,自从他干了小额贷款,中国大饭店就和他绝缘了。
除了民生国际CEO的职务,他在万穗每天的工作就是招聘人、开发新的贷款产品、攻克监管当局的障碍,还有在全国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推广他的万穗模式和技术。“再不赚钱就老了”,他毫不掩饰地说自己想赚钱,想把公司经营好,想再次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赚钱能力的想法。
作为曾经的投资银行家,他会以审视的眼光看待创业家,但今天,无论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还是创业者的身份,他都要被投资人所审视。
17年来,和大多数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一样,他每天和创业者接触,每天被企业家精神所动容,每天有创业冲动,但一直不敢创业,一直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已有的舒服和高薪,还有那一点点“地位”。
1998年他被汇丰开除的时候,他萌生了最强烈的创业冲动,但依然没有付诸行动,他不敢去创业,现在想想“我觉得当时自己没出息”。
2000年前后那段时间是张化桥至今为止最痛苦和迷茫的日子,汇丰开除他、顾雏军起诉他、欧阳农业的杨斌也扬言要告他。
他的性格在那段时间暴露无遗。他希望周围多一些正义,看不得不公平的事,他会控制不住,要跳出来。
张化桥最讨厌《机构投资者》杂志每年对分析员的评选,“不参与都不行,只好拼”;他还讨厌领导给硬性任务,比如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发表多少报告,给基金经理打多少个电话,做多少次路演等等。自己做了领导后,他以相同的要求来要求下属。
他希望财务自由,工作有点意思,周围多一点正义,而创业或者自己做投资或许是个好选择。
边投资边创业
和很多一无所有的创业者不同,他是笔者所见到的创业者中初始经济条件、人脉资源条件、创业家的背景经历条件最好的。
严格地说,他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创业者,他身上还有投资人、职业经理人的多重身份。他并没有从零开始,他选择了一家有着较好创业基础的小额贷款公司,以他自己的投资公司慢牛资本入股了12%,并担任主要经营者。
在港交所上市的民生国际发布公告称,任张化桥为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由2011年9月20日起为其服务三年,他主要负责民生国际集团的整体事务管理,建立小额贷款业务以及民生国际的资本市场融资。与此同时,张化桥全资拥有的慢牛资本也认购民生国际旗下公司民生金融5000万股的股份。而民生国际则计划通过民生金融及其附属公司发展小额贷款业务。
另一方面,民生国际的另一全资附属公司民生国金也与万穂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万穂将向民生国金或其联属公司就小额贷款业务提供管理员工及专业知识,协助建立管理团队及为民生国金员工提供培训;并且倘有必要,万穂需协助民生国际从内地相关政府机关获得批文等。
他在他的博客上说:“我会继续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万穗公司让我引以为豪。它有52个员工,有3家分公司。我们真正服务小微企业,现在客户余额1800家,平均单笔贷款余额12万元,去年荣获广东省‘金融创新二等奖’。”
和投资银行中的大多数人不同,他有勇气离开;但和大多数人还是一样,他没有破釜沉舟,毕竟他已经拥有太多,他可以分散风险,他可以找到自己的安全边际。他是有退路的创业者。
但无论如何,他热爱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像“星巴克卖咖啡”一样让他安心。他选择了最安全妥帖的方式,他一边投资、一边创业。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创业者,他在讲述自己在2011年的那3个月纯粹创业者生涯的艰辛和寂寞之时,甚至有些享受和陶醉。
张化桥非常坦然地面对着这些多重身份,他认为2011年陪伴他多年的“患得患失”和“不安全感”开始消散,这是他这一年的最大收获。不管怎么说,他开始决心“再闯一把”。
经济观察报:在证券业从业17年中,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职业和自己在做的事情怀疑和反思的?什么事情促使你对你所做的市场预测工作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是好笑的?反思的结果是什么?
张化桥:当分析员时,我读过一些好书,比如林奇、Bogle、AnthonyBolton、巴非特的年报、格雷厄姆等等,受到一些影响。我一直也有些疑虑:短期内,半年或者一年甚至两年的预测有用吗?我经常看到同行们预测几个月的物价指数,外汇汇率,股价,或者股指点位,我觉得可笑。这不完全是瞎说八道!在瑞银当研究部主管的那7年,我的工作是预测股价,我一半对一半错。但事先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一半会对。我有一个很幸运的地方:我从没有预测过股指点位。
经济观察报:能不能谈谈投行的工作状态和小额贷款的工作状态的区别?
张化桥:投行聪明人多,大家也卖力,大家目标明确,就是销售、赚钱。小贷公司的人们纯朴一些,不完全是为了钱。很多人只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要求不高,但是聪明人也很多。半年中我接触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人大概分成两种,一种人是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一种人没有太多能力,但多半人很卖力,不介意在小商小贩的圈子里稳扎稳打。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很健康的,是可以做的,但是要做好,也相当地困难。这一年我处于非常疲倦的状态,很多会议去参加,很多基础的工作要做。投行是另外一种焦虑和忙碌,就是看生意能不能拿得到,年轻的时候干投行是做执行,做文件,核对材料。与其说是累不如说是焦虑,现在是焦虑少了,因为无欲无求。如同卖星巴克的咖啡,我就是卖小额贷款的。半年时间把焦虑基本上消灭了,让心理平衡了。但是还是付出了一些代价的,短期来看,是物质上的。
经济观察报:对你工作上的老朋友们,你如何描述和解释你的新工作以及选择这一新工作的原因?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张化桥:对每个人,我眉飞色舞地描述小额贷款。多数人不相信。没关系。我继续描述。我相当坦白。现在,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克服制度对我们小贷行业的歧视。
经济观察报:您对未来几年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形势怎么看?
张化桥:世界经济不死不活,就业问题严重,财政刺激走到了头,利率水平会长期很低,回报率也很低,论增长、就业和财政,中国是“五十步笑百步”,中国资源枯竭和生产率低下会导致持续通胀,中国财政和货币刺激快走到了尽头,货币刺激过度,M2三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三十年来的真实通胀率平均大约在10%,贫富差距通胀扩大。我不看好A股的两个理由,绝对值还是太贵,股票供给还会增加,通胀以及相伴随的货币紧缩等于股票需求还会下降,巴菲特为什么害怕通胀,6倍市盈率为什么不可能?民间高利率说明了什么?我认为机会在实业,不在股市,还有矿产和消费品的流通环节,以及金融,银行坏账可以等待,保险业特别好。
微语录
我们的很多研究报告很牵强,不光是研究报告的消费者认为牵强,甚至连分析员本人都知道牵强。我承认,我也没少写那样的报告。比如,两件一前一后发生的事情经常被无端说成有因果关系。有些经济现象发生过两三次,就被认为是规律。
2011年12月15日
未来几年,中国的股市依然不妙。根本原因有三:(1)通胀的压力和相关的信贷紧缩。(2)企业的假账和谎言(包括豪言壮语)终于会受到时间的检验。(3)也许除了银行股和少量地产股以外,大多数股票依然太贵。
2011年11月18日
中国的股民为什么特别多?牌照社会,营商艰难!股市是不用求人的乐土。可是,股民们很悲哀。我在股海里翻腾了17年,终于醒悟:我不懂股市!专家们也不懂!大小股灾,我每次都很苦闷。但这一次,我很轻松,虽然我没有预测股灾的降临。想知道我怎样反奴为主?请看我的《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修订本。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最酷的两个行业是什么?小额贷款和互联网!区别是,前者稳赚钱,还能帮助最需要钱而又被银行忽略的小户。
2011年7月27日
如果你发现上市公司做假账,你最好闭嘴。没人想听。更没有人帮你;十年前,当我作为股票分析员跟做假账的公司在法庭内外交锋时,我没有得到外部支持,除了家人和雇主。大量浅薄而自私的媒体和股民骂我从他们投资的股票里面挑毛病,“黑嘴”。难怪大家看见流氓欺负无辜百姓的时候都装作没有看见。
2011年6月19日
人民银行一直避免大幅度加息,一直在用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额度来给经济降温。原因无非是害怕利率上升而吸引海外热钱,加剧人民币升值。可是我们未免太天真了!货币政策的各种手段是完全相通的。虽然官方利率没调整,但是市场利率早就调整了!你叫股市如何有作为呢?
2011年6月15日
胡蓉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