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提问并非华莱士的秘密,追问才是

| 2012/04/17 | 无评论

专业记者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其实是追问环节,在你直言提问之后, 对方或承认,或否认,或沉默,或反驳,你都要懂得妥善应对,而这应对,讲求多少识见、多少人情、多少沉着, 绝非随随便便、求求其其便能做到。

1. 声调与目光

华莱士去世,愈发让人怀念那坚定的声调与狐疑的目光,怀念那不再存在的新闻年华。

华莱士那辈的新闻人,起落浮沉,各有运数,成就光环必须由强大的团队资源撑起,绝非单纯的个人之功。做专访或报道以前,华莱士有三四个毕业于哈佛牛津的精英助理帮忙搜集和分析资料,然后,他往往先到访问现场走一趟,精准掌握流程进度。有时甚至于考察完毕才决定要不要做这题目,若没信心做出理想成绩,宁可call off(取消),以免拖低电视节目的质素和收视率。

这样说,并非抹杀华莱士的功力和贡献,不不不,若他没有独门本领,资源再多再强,他也不敢用也用不好,结果便做不成今天的华莱士,病逝的消息,不可能登上国际传媒的重要版面。

华莱士能够长期雄霸新闻主持领域,本领很大,秘诀很多。雄浑声线是其一,厚实、阳刚,但并不霸道,声调语态总在坚定之中流露包容,仿佛在对受访者暗示:“说吧,你可放心把最阴暗的秘密说出来,我们会体谅你,包容你,理解你;把秘密说出便是最好的抒解,有我在,信任我,慢慢来。”

声调是人际沟通过程的隐形密码,你用何声去,便有何声返,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介即信息),华莱士是个中高手。

然而华莱士的信任绝不是无条件。有没有发现他的眼神经常隐带狐疑,总在向对方提出的答案继续投射问号?受访者的官位再大,他亦不会把答案照单全收,他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因为,他是华莱士,他是专业的新闻记者。

这样的目光已甚罕见于新时代记者的眼睛,尤其(香港)特区的新闻工作者,仿佛邀得大人物现身节目便是生平的莫大光荣,惯于聆听回答时,不断点头,不断“嗯嗯嗯”,仿佛自己是对方的下属或学生,发问过程中的“问”由此变成“请教”而不是“发问”。

“不亢不卑”是很美好的词,但在汉语传媒世界里不易看见,印象中,杨澜是稀有代表,同时体现了坚定与温柔、信任与怀疑,让观众看得舒服。华莱士算是洋版的不亢不卑,却亦终成绝响,《六十分钟》与一个年代,皆远去。

2. 提问与追问

华莱士专访大人物, 敢问, 直问, 毫不避讳地问, 所以留下了“敢言记者”的专业美誉。

为什么他能?

一来固然因为他是华莱士,二来呢,因为他背后的机构是CBS。

华莱士在CBS多年, 把《六十分钟》做得风生水起, 伴随CBS往前迈步,同时是“CBS霸权”的创造者与受惠者, 当他打电话邀约采访, 简单说一句“我是CBS的华莱士”,极少遭到拒绝, 而愿意现身的大人物们都做好心理准备, 食得咸鱼抵得渴, 你欲享受《六十分钟》的曝光率, 便须面对华莱士的拷问,受不了热的请滚出厨房。

CBS三个英文字母撑住了华莱士的腰背, 让他拥有任意发问的权力与自由。“访问之王”Larry King 退休时发表感言, 亦曾认真感谢CNN,承认这面金字招牌等同最具威力的邀请函, 替他请来各路国际英雄狗熊供其折磨, 如果没有CNN撑腰, 他可能一辈子留在纽约的小电台, 每天抬头对着空气自说自话。华莱士之于CBS,或类近。

但英雄与时势总是互动互造。坐到CBS的威猛平台上,如果华莱士没两把刷子,实难持久发功。传媒竞争无情。而华莱士的看家本领,除了敢问与直问,其实更在于勇于继续追问、善于论辩质疑,像在法庭辩论,把证据与逻辑摊在眼前,胜者为王,一律平等。

做记者, 你以为尖锐提问很困难?

错了。只要有若干胆识,预先把题目写好,现场挺胸深吸一口气,像背书般把问号抛出,便可以了。专业记者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其实是追问环节,在你直言提问之后, 对方或承认,或否认,或沉默,或反驳,你都要懂得妥善应对,而这应对,讲求多少识见、多少人情、多少沉着, 绝非随随便便、求求其其便能做到。

CBS能够把大人物邀请到华莱士面前,亦能批准华莱士犯颜直问敏感题目,却没法控制华莱士的应对水平。幸好华莱士没让CBS失望,当大人物说谎或诡辩,他会干咳一声,挤一下眼睛,皱一下眉头,然后,不缓不急、不亢不卑地提出质疑;他很少会令对方词穷, 毕竟接受访问的人都见过大风大浪, 对任何事情都有个最基本的像样说法, 但他总有办法透过追问令对方于言说之间露出破绽。

提问并非华莱士的秘密,追问才是。传媒人都应记取华莱士这一课。

(作者系香港作家,文化评论学者)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分享到:

分类: 专栏, 东方早报, 人文